智慧教育学院研究生周德青在CSSCI期刊《现代教育技术》发表论文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 2022-06-23           浏览次数: 498


 

近日,智慧教育学院杨现民教授指导其硕士研究生周德青发表了一篇题为《我国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分析、发展脉络及问题——20012021年间提及因材施教的72份国家政策文件为研究样本》的文章,刊登于《现代教育技术》期刊2022年第6期。

 

智能时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与教育双向赋能,科学“识材”与精准“施教”不再遥不可及,“大规模因材施教”具有了一定的可行性。2019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强调要注重因材施教,加快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实现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20217月,《关于推进教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构建高质量教育支撑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汇聚各类数据以支撑教育教学改革,再次强调要促进规模化教育与个性化培养有机结合。

国家政策作为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所遇共性问题的重要手段,具有权威性、稳定性和可行性。回顾过去的20多年,一些国家政策不仅包含注重因材施教”“推动因材施教等话语,还提出了推进因材施教的具体要求和实践路径,这些政策对于我国进一步落实因材施教、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具有指导意义,亟需加以系统分析与深层挖掘。本研究尝试对2001年至2021年底论及因材施教的国家政策文件进行计量分析与内容分析,全面系统地探析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文件、发展脉络和面临的问题,以期为我国加速规模化因材施教的落地提供借鉴和启示。

首先,文章分析了72份国家政策文件样本的整体情况,发现政策类型丰富多样、多元主体联合发文现象突出、发文数量随年份波动增长、政策工具使用偏向能力建设型、政策主题涵盖全面。

其次,文章梳理了20年来提及因材施教、个性化教育等话语的国家政策文件,将我国推进因材施教的政策发展脉络分为探索家校社教育改革(20012010年)、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20112020年)、全面推进个性化教育(2021年至今)等三个阶段。

最后,文章探讨了我国推进因材施教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①因材施教的相关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有待加强;②因材施教的管理与保障制度不够完善;③因材施教的监督意识与评估机制薄弱。基于此,文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①增加因材施教的试点示范项目与财政投入;②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因材施教的管理与保障制度;③增强监督意识与能力,健全因材施教质量保障与评估机制,以期为推进大规模因材施教、高质量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作者简介

  周德青: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杨现民: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教育技术学专业负责人,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信息化与智慧教育团队带头人。受聘《教育信息化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和《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编制专家、教育部教育现代化(教育信息化领域)专题研究专家,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人工智能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江苏省社科优青。主要从事智慧教育、教育大数据、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网络学习资源建设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项目、中国基础教育大数据蓝皮书项目等各类课题30余项,第一作者发表SSCICSSCI论文60余篇,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