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帆

发布者:郁惠玲发布时间:2025-03-30浏览次数:10

一、基本情况

姓名:王 帆 

性别:女

职务:院党委书记

职称:教授

主要从事研究方向:

教育信息化基本理论、学习分析及人工智能教育

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项目2项、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1项、江苏省哲学社会重大课题1项、厅级课题多项,在SSCI、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4部,获国家教学成果项1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项。

二、学术兼职 

全国教育硕士教指委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竞赛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学士委员会秘书长,江苏省教育技术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人工智能教育协会会员。

三、发表论文(仅限第一作者)

[30]王帆,张迪等在线学习体验螺旋式周期养成与应用分析《电化教育研究》[J].(CSSCI,核心,B类)2021(09).

[29]王帆,郝祥军,张迪,刘慧,在线教学内驱力外引策略设计与效果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20.(08):67-74.

[28]王帆,史贝贝,王珣,全国首届教育硕士教学技能大赛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9.(07):92-101.

[27] Fan Wang, Wu-Yuin Hwang, Yung-Hui Li,Collaborative kinesthetic EFL learning with collaborative total physicalresponse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In Press. DOl:10.1080/09588221.2018.1540432. (SSCI 一区)2019.2.

[26]王帆,王珣,祁晨诗,王烨.不同组织形态下“在线学习品质比较实证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8(12):37-43.

[25]王帆,魏本亚.大型定制式区域教师在线培训模式与实现[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 类),2016(07):126-131.

[24]王帆,舒杭,蔡英歌,钱文君.“互联网+时代众传知识的创生与实践一一智慧教育新诉求[J] 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6,37(04):42-48.

[23]王帆.从智慧教育视角论教育数据的变迁与潜能[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 2015(08):10-15.

[22]王帆.智慧教育:教学设计数据化与案例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5,36(08):67-72+79.

[21]王帆.微时代弱耦合式协作学习原理与个案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4,35(09):91-97.

[20]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本质探寻[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14(08):19-25.

[19]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新解[J].中国电化教育(CSSCl,核心,B类),2013(10):14-18.

[18]王帆.儿童教育APP的质量评价体系建构[J].课程教育研究,2012(34):26-29.

[17]王帆,冯聪.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评估模型构建[J].开放教育研究(CSSCI,核心),2012,18(06):95-101.

[16]王帆.新型媒介素养课程的策略与教法[J].新闻界(CSSCI,核心),2012(11):68-71.

[15]王帆.网络危机意识模型构建[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5):20-22.

[14]王帆,张立荣.高校官微生存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一一基于新浪微博平台调查[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12(05):28-32.

[13]王帆,张舒予.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VcTP课程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11(11):14-18.

[12]王帆.视觉文化为导向的媒介素养教育:超越保护主义[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11(09):9-13.

[11]王帆.从严肃游戏视角解析MMOGs社会性因素的研究框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6):11-14.

[10]主帆.教育技术学视域下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10(12):16-19+23.

[9]王帆.基于“信息处理的媒介素养本体建构[J].开放教育研究(CSSCI,核心),2010,16(06):54-59.

[8]王帆.论全球媒介素养教育的发展进程[J].教育评论(CSSCI,核心),2010(01):162-165.

[7]王帆,张舒予.读图时代的大众素养:媒介素养或视觉素养[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 类),2008(02):21-24.

[6]王帆,张舒予.从教育视角解析媒介素养与信息素养[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 类),2007(03):35-39.

[5]王帆.基于元认知方法进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5(12):42-44.

[4]王帆.Big6与我的本科学生[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05(03):27-31.

[3]王帆.信息素养培养模式——Big6——对两个Big6课例的评述[J].信息技术教育,2004(11):96-98.

[2]王帆,杨成.情绪与在线学习[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核心),2004(05):17-19.

[1]王帆.在课堂中应用WBI[J].中国电化教育(CSSCI,核心,B类),2001(03):26-28.

四、出版著作

[1]王帆:《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11,35 万字.

[2]王帆:《大学生网络信息危机的评估与干预》苏州:苏州大学出版社2015.5,26万字.

[3]王帆:《微时代社会化学习力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12,42.6万字.

[4]王帆:《大规模在线学习动力与质量》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10,36万字.

五、获奖情况

1.微时代社会化学习力量(著作),江苏省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1/1,2016。

2.微时代社会化学习力量(系列论文),江苏省第四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1/1,2016。

3.《泰州师说》大型网络课程评估系列调查报告,江苏省社科应用精品工程奖一等奖 1/3,2017。

4.教育技术学视野中的媒介素养教育研究(著作),江苏省高校第八届哲学科学社学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1/1,2013。

5.基于信息处理的媒介素养本体建构(决策咨询),徐州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1,2011。

6.从智慧教育的视角论教育数据的变迁与潜能(论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

术大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1,2016。

7.传承·创新·引领:共同体推动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2018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6.2018。

8.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青年学术带头人,2018年。

10.江苏师范大学先进工作者2016年。

11.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于教师,2012年。

12.江苏省教育科技工会“五一”巾帼标兵2013年。

13.第六届全国教育硕士优秀教师,2016年。

六、研究项目

1、社会性知识网络的动力模型与质量评估研究(2017.7一2020.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三五规划课题(教育学),20万,主持,已完成。

2.研究生院基于雨课堂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2022.10-2023.10),教育司产学研项

自,2万,主持,已完成。

3、“微博对大学生交往行为影响及其教育策略(2011.07-2014.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课题(教育学),主持,已完成。

4、“网络突发事件与大学生行为研究(2011.11一2014.12),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主

持,已完成。

5、大学生网络危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2010.09一2012.11),江省高校哲学社会学研究项目,主持,已完成。

6、小学娱教产品质量因子的分析与评价2010.09—2012.11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十二五重点课题(省部级)主持,已完成。

七、社会服务 

1、2018-2022年为泰州教育局泰州教育云项目平台进行综合设计与运行管理。

2、2019年为溧水教育局第五期名师培训班、教师后备班提供信息化培训管理。

3、2017年为徐州市教育局学讲计划调查研究,“彭城师道项目进行信息化管理。

4、2019年9-10月为徐州市教育局进行全市10万教师力量排查摸底。

5、2015-2019年每年9月-11月为泰州教育局泰州师说项目提供第三方评估与信息化支持服务。

八、其它(指导学生发表文献)

[37]刘慧,王帆[通讯],朱奕霖等.教师网络研修TPACK知识发展轨迹与演化特征一一基于认

知网络分析法[J].开放学习研究,2021,26(06):51-60.DOl:10.19605/j.cnki.kfxxyj.2021.06.007.

[36]缪晶晶,王帆[通讯],李昊鹏.大规模在线学习增效新视角:小群体网络结构特征与演化[J] 开放学习研究,2022,27(01):17-25.DOl:10.19605/j.cnki.kfxxyj.2022.01.003.

[35]缪晶晶,王帆[通讯].快速城镇化地区公办中小学编外教师治理研究一一基于苏北X市全员教师的调查分析[J].教育探索,2022,No.351(03):80-85.

[34]张迪,王帆[通讯].直播课堂中师生在线面对面交互行为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2,28(10):108-115.

[33]李昊鹏,王帆[通讯].大规模在线学习中的教师跨界学习:演化趋势与学习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22,No.552(23):12-17.

[32]张迪,王帆[通讯],兰杰.双向在线学习:非全日制研究生课程教学模式优化的创新选择[J].教育发展研究(CSSCI),2021,41(Z1):17-24.

[31]朱连操,王帆[通讯].国内外cMOOC典型案例比较分析[J].成人教育(核心)2020.9。

[30]董吉玉,王帆[通讯].面向学科核心素养的STEM课程融合之路[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20.10 (45-51).

[29]王珣,王帆[通讯].不同教学策略对学习者知识建构的差异性影响一一以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法课程为例[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20.1(45-51).

[28]周绍锦,王帆[通讯].人工智能教育的逻辑思考:学生智慧生成之路[J].现代教育技术(CSSCI),2019.4 (12-19).

[27]郝祥军,王帆[通讯].群体在线学习过程分析:学习者角色的动态转换[J].现代远距离教育(CSSCI),2019.5 (38-48).

[26]郝祥军,王帆[通讯].教育人工智能的发展态势与未来发展机制[J].现代教育技术育(CSSCI),2019.2.(12-19).

[25]郝祥军,王帆[通讯],汪云华.问题支架促进在线知识交互的途径假设与验证[J].中国远程教育(CSSCI,核心),2019.3

[24]史贝贝,王帆,祁晨诗.教育信息化2.0时代的教学结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2:6-9.

[23]祁晨诗,王帆,郝祥军,史贝贝.智能时代远程教育学习者内生动力激发新路径[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3:1-4.

[22]汪云华,王帆.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一一以欧姆定律学习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8,1703:72-75.

[21]王烨,王帆.网络培训中参训教师学习倦怠的解读与解决[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8,1411:145-146+152.

[20]主诗蓓,王帆.基于价值创造理论的教师网络实践共同体价值创造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CSSCl,核心),2017,03:59-66+76.

[19]李治港,王帆.公理化设计在Raz-Kids平台中的问题研究[J].包装工程(CSSCI,核心,B 类),2017,3818:194-199.

[18]李治港,王帆.基于全景摄影的公共空间信息交互设计[J].艺术科技,2016,2901:320.

[17]舒杭,王帆.群体动力学视角下的MOOC本质及其教学转变[J].现代远距离教育(CSSC] 核心),2016,01:13-19.

[16]舒杭,王帆,钱文君互联网+时代高校教学的双生逻辑与三维结果[J].现代教育管理(CSSCI,核心),2016,02:14-19.

[15舒杭,主帆,袁璐.混合式教学中规则逆反现象的解读与解决[J].中国远程教育(CSSCI,核心),2016,05:23-28+79-80.

[14]蔡英歌,王帆,惠震.国内微博教育应用研究瞰览[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4,2806:590-597.

[13]赵秋锦,王帆.教学应用型微博社群中的学习参与实证分析一一以新浪“新媒体研究课程

微群为例[J].电化教育研究(CSSCI,核心,B类),2014,3511:37-45.

[12]蒋倩,王帆.微课的发展现状与反思[J].科技视界,2015,22:73-74.

[11]舒杭,王帆,蔡英歌.面向群体智慧的新型微群教学模式的构建[J].现代教育技术(CSSCI,核心),2015,2508:19-25.

[10]舒杭,王帆,蔡英歌.微群教学中的群体知识建构过程及效果研究一一以新媒体研究课程微群为例[J].远程教育杂志(CSSCI,核心),2015,3306:39-46.

[9]赵秋锦,王帆,朱彦君.交互式教学微视频一一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微型化转变与补充[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02:25-29+106.

[8]惠震,王帆,杨叶“新浪微群支持下的课程设计一一以“新媒体研究课程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401:32-36+108.

[7]赵秋锦,杨现民,王帆.大学视频公开课交互设计研究[J].重庆高教研究,2014,205:15-21.

[6]赵秋锦,杨现民,王帆.智慧教育环境的系统模型设计[J].现代教育技术(CSSCI,核心),2014,2410:12-18.

[5]常君,王帆.移动学习环境下手机严肃游戏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06:14-15.

[4]戴体娇,王帆.微博环境下虚拟学习社区研究[J].成人教育(核心),2013,3304:15-19.

[3]常君,王帆.社会交换视域下大学生利用社会化媒体交往成本效益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1206:38-40.

[2]戴体娇,王帆.基于微博的非正式和面向过程学习的应用研究[J].成人教育(核心),2013,3306:22-24.

[1]戴体娇,王帆.微博体系下的高校团组织工作方法探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2,304:4-7.